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空间 >> 好书点评 >> 正文
好书点评

每周一书|《菜根谭》

总访问数: 发布日期:2024-01-09 13:20 字体大小: [打印]

如何在世俗生活中做好自己,便是一门迫切而艰深的学问。涵养明澈之心,做个清醒的人。

 

作者:(明)洪应明著

索书号:B825/8

馆藏地址:社会科学二库

 

作者简介

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里居、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明代思想家、学者,约明神宗万历中前后在世。除著名的《菜根谭》外,还编著《仙佛奇踪》四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此书多记佛老二家故事。《仙佛奇踪》书序中介绍,他“幼慕纷华,晚栖禅寂”,说明他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万历三十年(1602年)前后曾经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

 

内容简介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儒家经典,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在此书中,洪应明认为心的本来状态是寂静澄明的,但在气的感通下心会受到物欲与情识的遮蔽,这二者均属于人的私欲。而要使心体回归到寂静澄明的原初状态,就要破除私欲对心体的遮蔽,进行时时检点、一念常惺的克欲工夫。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言辞中流露出山林意趣,渗透着万物一体的世界观。

 

开出的处世之方偏重心态和人事,悟虚妄真实之理,指出贫富、尊卑、穷达因为心念使善恶、祸福相互转换,告诫世人及时转念,戒贪少欲,取中庸之道。《菜根谭》的思想意境和普世价值自明代初刻出版后就广为流传,其现实意义更被人们津津乐道。此书与《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称为“处世三大奇书”。

 

写作背景

政治上,明代中后期,社会正处于由盛及衰的时期,社会一片黑暗和腐败。又因当朝者堕落无能,致使朝野上下一片狼藉,迫使很多士大夫走上了隐居之路,所以表现隐士情怀的作品在这个时期也大量问世,这些作品展现出的基调不外乎或沉闷,或超然,或悲叹。因而《菜根谭》也必然存在这些基调。社会文化上,自明代以来,士大夫几乎都会受“心学”的影响。这些思想虽裹以“玄学”的外衣,但有着强烈的民本主义色彩,洪应明也受此学风熏陶,所以自然也反映在《菜根谭》中。

 

精彩分享

1.横逆困穷,是锻炼。能受其锻炼,则身心交益;不受其锻炼,则身心交损。

2.宁为小人所忌毁,毋为小人所媚悦;宁为君子所责备,毋为君子所包容。

3.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不可不忘。

4.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5.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6.节义之人济以和衷,才不启忿争之路;功名之士承以谦德,方不开嫉妒之门。

7.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8.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境;味淡声稀处,识心体之本然。

9.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

10.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平气和者,百福自集。

 

个人感想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的语录集,涵盖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这本书很适合学生看,里面的内容主要分为如下板块:立身修德、自省克己、宽心从容、明心交友、方圆处世、功业沉浮、清心寡欲、淡泊明志、求学问道、齐家育人、静心达生。看完这本书后,我觉得对我的为人处世之道颇有益处。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能因为自己心情愉快就轻率地做出承诺,不能因为借着醉意而乱发脾气,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惹是生非,不能因为精神疲倦而有始无终。待人行事应该做到言而有信,恒心如一。大德之人必有大誉,大誉之人必可成大事,人人都喜欢和说话算话的人交往,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那么无论他走到哪里大概都不会找到相信他的人,这样的结果是很可怕的。因为这样的人没有朋友,没有亲人,继而失去赖以生存的一切关系基础,做事没人支持,遇到困难没有人伸出援手,这将是一场噩梦。一个人的诚信就相当于他的脊梁骨,如果没有这脊梁骨,人们将无法立起来,人因信而立,做人就应该诚信对人,诚信对己。

这本书的精华在于,鼓励读者追求信仰、处世豁达、为人谦虚、做事不做绝、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追求内外平和。该书还鼓励读者保持自信,因为只有自己相信自己,别人才会相信你,即使是南北相隔迢迢万里甚至是不同民族,双方的关系也会亲如手足;反之,自己缺乏自信,则将寸步难行,自身以外都是敌人。该书还鼓励君子穷当益工,勿失风雅气度:“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等等,总而言之,《菜根谭》是一部明心宝典,从几百年前的明朝传承至今,得菜根,百事可为,苦尽甘来,是圣贤的指点。人,受此训耳濡目染,对于正心修身,养性育德,定会大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