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倬云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7
内容简介
本书着眼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而为现一代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作者许倬云在序言中将中国文化的发展比作黄河。的确,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国一步一步走向世界的舞台中央,在每一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或迎或拒,都成就了现在的文化史。
本书一共有八大章节,前五章可大致成一体,以1500年为断代下限,主要介绍了新旧石器文化、青铜文化、秦汉以及唐宋文化等。这些带有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印记,深深地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基因里。后面三章,论述的则是中国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的五百年。在这五百年间,中国虽然经历了没顶的惊险,但也学习着弄潮儿的功夫,习得掌舵的本领,开辟新的空间。总之,此书是以时间与空间的形态变化为线索,向我们娓娓道来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
清华校长邱勇曾在新生见面会中特荐此书,他说要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力量。的确,《万古江河》作为中国文化三部曲之一,字里行间有宏大的历史脉络,也有对日常生活的细微临摹。万古江河,昼夜不止,是此书对文化史最好的总结。
推荐理由
★第三届“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
★特色:语言是未经熏陶的白话,背后是思维,思想,是传统教养。读古书的,说话为文,有文言的书卷气,雅致格调;节奏,韵律,浸透其中,如水墨,寥寥几笔,诗文美感遽出;内容,大历史,通史加通识,文史哲贯通。
★许倬云先生行走与写作都不便,却让思考走到最远。好学深思,遍涉人文、社会诸学科,能将广博的知识加以融会贯通,纳入经由深思熟虑得来的分析系统之中,著作宏观与微观交互为用、古今一贯、雅俗共赏。
★许先生的笔下,是一个大历史。“所谓‘大历史’,不能从单独的事件着眼,必须从各种现象的交互作用,来观察整体的变化。”大历史要有大判断,非博览硕学之士,不能下大断语。
★许倬云先生是中国史研究的大家,他的西周史、春秋战国与汉代的社会史研究独步天下,但影响更大的是他打通中西、纵观古今的通史研究。只有学问到了炉火纯青、阅历通透人情世故、人生看尽江山沧桑的时候,方能够化繁为简,将历史深层的智慧以大白话的方式和盘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