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教育局,杨凌示范区教育局、西咸新区教育卫体局,韩城市教育局,神木市、府谷县教育和体育局,省成人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培训基地,高等学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厅属有关单位: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2019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通知》精神,为办好2019年我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以下简称活动周),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题和时间
(一)主题: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加快建设学习大国。
(二)时间:2019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定于10月第三周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我省各地活动周举办时间请结合当地实际,在2019年9、10、11三个月内自行安排。
二、活动内容
(一)推动社区广泛开展全民学习活动。要广泛动员各社区面向广大城乡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开展讲座、培训、观摩、座谈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多参加一次主题学习活动。
鼓励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体育场馆等公共场馆开展“学习开放日”“主题活动日”“专题讲座”等活动,提供学习服务,组织社区居民多参加一次文化艺术或学习体验活动。
鼓励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农技推广站等机构,面向农村社区开展宣讲、咨询和培训服务,组织农村村民多参加一次学习培训活动。
(二)推动各类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资源向社区开放。要动员组织有条件的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开放大学、成人学校、社区学校、老年大学、科普学校和其他社会教育机构积极参与活动周,发挥场地、师资、设备设施、教学资源等优势,就近面向城乡社区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开放数字化资源及服务。
(三)推动全民阅读。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社会组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科学技术等为内容,通过开展好书推荐、好书诵读、数字化阅读、书友会、书香之家等学习宣传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多读一本书,推动全民阅读。
(四)推动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资源开放共享。要根据有关要求,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情教育、科学普及、百姓普法、公民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艺术、休闲娱乐、养生保健、医疗卫生、心理健康、运动健身、早期教育、家庭教育、代际沟通、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家庭理财、智能生活、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农民技术培训、创业再就业、职业技能提升等主题,组织专家学者,面向社区居民举办若干场社区教育大讲堂。各地市要录制“社区教育大讲堂”视频,开设网上“社区教育大讲堂”。
届时,中国社区教育网(http://www.shequ.edu.cn)将在全国举办“教育资源进社区网上博览会”、开设网上“社区教育大讲堂”。省教育厅将在“三秦终身学习港”(http://www.sncou.com)对各地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情况进行宣传和展示,并推荐各地优秀视频节目到全国展示。
(五)开展“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遴选表彰与展示等系列活动。下列活动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1.组织开展“百姓学习之星”遴选表彰活动,深入发掘全民终身学习的励志故事和典型人物,宣传展示他们在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职工教育等各类成人继续教育中的做法和经验,用身边人的典型事例教育、激励更多的人。
2.组织开展“终身学习品牌项目”遴选表彰活动,总结各地大力发展老年教育、社区教育、职工教育、各类高校开展的继续教育、农村成人继续教育、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等方面的优秀工作案例和发展成果。
3.组织开展“2019年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遴选展示活动。宣传展示一批为全民终身学习服务成绩突出的成人继续教育院校,推动、激励更多的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在全民教育终身学习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六)开展“2019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优秀组织等单位”遴选表彰活动。
为鼓励更多地方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全省将开展“学习活动周工作优秀组织单位、成功组织单位”的遴选表彰活动,并将组织2019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特别优秀的单位推荐到全国表彰。
1.遴选对象。
遴选对象是全省2019年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的各地级市,县(市、区)。
2.遴选条件。
(1)高度重视、统筹有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地方政府、教育等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领导机构,部署有关工作,统筹指导辖区内地方和部门认真举办教育培训和学习活动。地方政府和教育等部门领导人参与学习活动周并出席开幕式,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2)科学组织,覆盖广泛。能够有效动员组织辖区内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级各类学校培训机构,社会团体等部门和单位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周,所辖城乡广泛举办学习活动周,居民参与人数不断增加,参与率不断提高。
(3)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效果显著。学习活动周主题鲜明,结合地方实际和百姓需求,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各种教育培训平台和学习资源,积极开展企业职工教育、进城农民工教育、新型农民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退役军人教育等活动,学习活动周特色鲜明,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促进参与者素质提升,获得感明显。
(4)加强舆论宣传,影响较大。在各级新闻媒体上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新任务新要求,宣传全民教育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和先进典型,形成全民终身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
3.量化指标。
省级优秀组织单位要求:本市区有70%以上的县(区)组织开展了学习活动周活动。
三、活动组织
全省2019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由省教育厅与各参与城市共同主办。省教育厅成立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领导小组,指导和协调全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范永斌 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
副组长:王振龙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省社区教育
指导中心主任
孙建宁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副巡视员
成 员:
邓颂东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
申雪峰 省教育厅办公室主任
何玉麒 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
胡海宁 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
寇立群 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
各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相关城市的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具体负责全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组织实施工作。办公室主任由邓颂东同志兼任。
各地市、各有关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四、新闻宣传
各地要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加大活动周宣传力度,积极联系当地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宣传展示当地有关部门、单位、学校等组织、机构,包括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在内的继续教育事业的优秀工作案例和发展成果;宣传展示终身学习典型人物的事迹,引导更多的群众参与终身学习;宣传展示举办活动周的典型做法和生动事例,引导推动全省各地为城乡社区居民提供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届时各地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情况将在“三秦终身学习港”(http://www.sncou.com)进行展示。
各地要重视活动周的宣传报道工作,特别是组织动员新闻记者深入基层,及时全面准确地宣传活动周情况。加强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和新媒体宣传,扩大活动宣传的影响力和覆盖面。结合本地实际,自行选择“走进终身学习活动周”“走进社区教育”“走进老年大学”“走进继续教育”系列主题活动与有关媒体共同开展。各地可通过举办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相关研讨会、论坛等方式,研讨交流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明确未来发展思路和对策举措。
五、其他事项
(一)活动周可以市为单位,也可以县(区)为单位开展,按照活动内容要求,多形式、多部门协调组织,展现当地特色。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做好策划和各项组织工作,并请将活动周期间的有关情况(文字、视频、图片)及时报送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各地及有关单位于8月30日(星期五)前向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荐3-5个“社区教育大讲堂”专题目录计划,填写《“社区教育大讲堂”推荐目录计划表》(见附件1),明确社区教育大讲堂主题、主讲人、举办时间、地点、参与方式、内容简介等信息;线下社区教育大讲堂活动结束后,当地要对专家授课视频进行剪辑加工(如内容节选、增加字幕、后期编辑、增加片头片尾等),将1堂“大课”分解为由若干可独立学习的“小课”组成的系列微课程,课程资源制作规范具体见附件2。请各市、各有关单位于9月27日(星期五)前将课程资源报送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2019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要求全省各地市所辖区县举办活动周比例不得低于50%,请认真填写《2019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举办城市筹备情况表》(见附件3),并于8月30日(星期五)前将报表一式2份报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报送电子版。
(四)请各市(区)教育局在举办活动周结束一周之内,最晚于11月20日(星期三)之前将工作总结(含电子版)及《2019年举办活动周市、县(区)名单》(见附件4)报送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联系方式
(一)省教育厅职成教处
赵登攀 029—88668807 李春娥 029—88668836
(二)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
刘济中 029—89057672 张珈源 17782563087
通信地址:西安市长安区郭杜北街41号(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邮政编码:710119
电子邮箱:sh_sqjy@163.com
附件:
1.“社区教育大讲堂”推进课程目录计划表.doc
2.2019年举办活动周市、县区名单.doc
3.2019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举办城市筹备情况表.doc
4.社区教育大讲堂课程资源制作规范.doc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9年8月21日
(全文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