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教育局,杨凌示范区教育局、西咸新区教育卫体局,韩城市教育局、神木市、府谷县教育和体育局,省属中职学校:
为贯彻落实《陕西省教育脱贫办公室2019年工作要点》(陕教脱贫办〔2019〕5号),发挥职教优势,助力全省教育扶贫攻坚工作,现就做好2019年职教扶贫工作通知如下:
要强化市级统筹功能,夯实县级发展责任,重点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对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学生在中职学校期间给予重点关注,努力落实中职学生选择一个好专业、找到一份好工作、获得一个好发展的“三个好”目标。
(一)加强引导指导。重点关注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学生,引导学生及家长优先选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就业前景广阔、适合学生个人发展的专业。
(二)支持合作办学。引导和支持贫困县职业学校与省内高职院校举办“3+2”高职教育,拓宽贫困地区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渠道。积极指导中职学校面向贫困县区扩大招生面,应上尽上。
(三)加强定向培养。优先安排贫困学生在校企合作程度较深的订单定向班或企业冠名班学习。
(四)落实实训岗位。在实习实训期间,安排指导老师,专门指导、优先保障贫困学生实习实训岗位。
(五)加强技能培养。大力实施“1+X”证书制度改革,加强培育持有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技术技能人才,确保每个学生学会一项有用技能。
(六)加强实训师资培养。加强中职学校教师培养,落实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的企业实践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要积极发挥县级职教中心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坚持扶智、扶技、扶志相结合的原则,按照“政府牵线、企业主导、学校搭台、项目管理”的思路,立足当地主体产业培育需求,精心策划,创新培训方式,广泛实施订单式、定向式和项目制培训,力争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一)加强两后生培训。积极做好当地初高中未升学毕业生的培训组织工作。
(二)加强在岗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
(三)加强村干部培训。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训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开展村干部培训,努力培育一支熟悉农村、热爱农村、奉献农村的村级干部队伍。
(四)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开展面向贫困地区青壮年农民和干部职工的普通话培训,将学习掌握普通话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他们使用国家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要进一步落实苏陕“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定期梳理扶贫协作项目在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组织开展已立项对口支援项目的检查和督导,推动合作事项落地落实。
(一)积极推进重点项目落地。重点做好共建特色专业和实训基地等基础能力提升建设,原则上每个受援学校应与对口支援学校协作共建不少于1个特色专业、实验室或实训基地。
(二)积极搭建学生赴苏就业平台和渠道。以建档立卡户学生为重点,充分利用支援地区和学校的就业信息平台与资源,通过信息共享、推介和学生联合培养等方式方法开展合作,帮助更多学生到苏就业。
(三)深入开展教师支教和挂职交流工作。受援县(区)和学校要积极会商对口支援单位,争取按整学期、学年互派教师开展支教和挂职交流,确保教师在学期或学年初到岗。每个受授学校应组织不少于5名教师和管理干部到江苏交流或培训学习。
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大教育扶贫宣传工作,及时解读宣传教育扶贫政策举措和工作进展,加强舆情管控,及时提供教育扶贫的相关材料。
(一)加强调查研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改进扶贫调研方式,注重发现并解决问题。全年各市至少提交1份有问题、有分析、有建议的高质量调研报告。
(二)加强宣传报道。加强与社会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络,组织集中实地采访等活动,广泛宣传教育扶贫的亮点工作和典型经验,大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在省级媒体平台刊发的宣传稿件不少于2篇。
(三)加强舆情管控。加强与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沟通协调,及时妥善处置涉及教育脱贫攻坚的舆情。
各单位要提高认识,加强统筹,以革命老区、深度贫困、连片贫困区和特殊困难群体为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巩固已有成绩,聚焦精准、突出重点、补齐短板、狠抓亮点,同时做好各项数据统计上报工作。
请分别于2019年7月19日、11月15日前将半年、全年职教扶贫工作总结报告和有关情况统计(见附件1、2、3)以书面材料报省教育厅职成教处,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
联系人:赵登攀
电话:029-88668807